止回阀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止回阀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高长明我国水泥产能调控前瞻-【新闻】

发布时间:2021-05-24 11:48:46 阅读: 来源:止回阀厂家

高长明:我国水泥产能调控前瞻

2008年世界性经济危机重创了各国的经济,然而在我国政府果断的经济刺激措施的推动下,我国经济发展仍然保持强劲的势头,2000~2009年我国GDP年增长率大多在两位数的水平。得益于政府大量基建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政策,水泥需求与产能扩张之势则更为迅猛。水泥年产量由2000年的5.93亿吨,增长为2009年的16.48亿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相应地由135条增长至1113条,新型干法水泥占总产量的比重由16%上升为72.8%。在建并将于2010~2012年投产的新型干法线还有约250条。据预测,2010年水泥产量约18亿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可能接近80%;立窑水泥将削减到17%,同时要完成工信部要求今年淘汰1.07亿吨落后水泥产能的任务;特种水泥约3%。另外,2010年我国GDP增长可能达9.8%,城市化率可能达46.2%。

笔者估算,2010年年底我国水泥已有产能的基本情况是:熟料产能15.3亿吨,其中新型干法窑熟料12.6亿吨,立窑熟料2.7亿吨;水泥产能23.7亿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19.4亿吨,立窑水泥4.3亿吨;水泥产量18亿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14.4亿吨,立窑水泥3亿吨;以上数值均未计入特种水泥约5000万吨的产量。此外还有2个事实必须考虑到,其一,2012年年底前还有约250条新型干法线将投产,这是已成既定的新增产能;其二,在已有的新型干法线中,熟料日产1500吨以下、生产技术指标低下、环保不佳的约有300条,熟料产能约1亿吨,今后3年其中大部分也将被列入淘汰队伍。因此水泥工业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仍很艰巨,绝不能松懈。

落后产能的彻底淘汰,为我国水泥工业从量变到质变实现质的飞跃提供了机遇,同时也为现代化新型干法水泥产能的新建腾出了一定的发展空间。显然,上述4亿多吨的落后产能在2014年以前是可以而且应予逐步淘汰的。

近来,有些经济学家和从事宏观经济研究的学者认为,过度依赖基建投资拉动GDP的高增长率是难以持续的,同时还有可能对资源能源配置、节能减排、生态环境、生产安全、净增财富、民生福祉等方面诱发某些延滞性的负面影响。他们主张选择稍低的“绿色”GDP,而不要虚高的“黑色”GDP,建议“十二五”的GDP年增长率宜控制为8%~9%,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多增加科技创新、拉动内需、改善民生等领域的投入,转变发展方式,注重全面均衡发展。笔者十分赞同这个观点。

如果“十二五”期间,我国GDP平均年增长率能控制在8%~9%,城市化率为53%,那么在现有的具体条件下水泥工业应作何响应和规划?这里最重要的就是必须寻求行业共识。笔者的观点是,在保证国家经济建设需求的前提下,我国相应的水泥产量平均年增长率控制为4%足矣。这样,到2015年水泥产量将为21.5亿吨,其中95%以上为新型干法水泥,落后水泥已经匿迹。之后我国水泥年产量将维持在22亿吨左右并一直延续到2018年,人均累计水泥消费达26吨,2019年水泥产量(需求量)将开始逐步下降。

因为我国的基数很大,往往还习惯于“猛进”,所以更要强调平稳地发展,而不宜像一些发达国家那样水泥产量连续多年冲高到顶峰之后又迅速回落,形成所谓的“拐点”,应力求形成一个高位平台,这才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这是笔者所预期的我国水泥界吸取了国际的经验教训,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并达成行业共识后,在中国水泥协会的引导和全行业的努力,特别是许多大中型水泥企业集团公司以行业利益为首位的协力调控下的一大目标。因为笔者的发展预测模型计算结果表明,这是我国水泥工业大幅提升整体品质,实现低碳,兼并重组,强强联合,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规模化、集约化、国际化经营,提高集中度和市场话语权,增强盈利与抗风险能力的最优化发展路线图,而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达标实现性。虽然这样的调控是有难度的,但是笔者有信心,只要行业达成共识,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实际上,最令人担心的是缺乏大局为重的共识,各自忙于扩张,无序竞争,其结果必将是整个水泥行业利益受损,大多数企业仍然难以摆脱微利的束缚。所谓“共识”,首先就要共同努力扭转水泥行业太过微利甚至但求保本的陋习,消除“内斗”,一致对“外”,开拓盈利空间。这在立窑水泥日趋彻底淘汰的今天,其现实的可能性也在与日俱增,前景值得期待。

由于各种原因,如果今后若干年内国内大规模的基建投资仍然居高不下,水泥需求依旧旺盛,水泥产能的增长也绝不能像过去那样几乎失控地任其发展。投资人千万不要贪图短期的“繁荣”,哄投滥建水泥生产线。否则几年以后,一旦水泥年消费量越过拐点,届时水泥产能就会严重过剩,远比现在的所谓“产能过剩”更具杀伤力。因为到那时落后产能已经淘汰到了所剩无几,应对过剩已经不具有任何缓冲作用,必然导致大量水泥企业相互间为生存而“血拼”的残酷局面,整个水泥行业将受到重创。笔者的研究表明,2015~2018年,水泥产量调控到22亿吨左右,熟料产能年利用率70%~90%,水泥粉磨产能年利用率65%~85%,利用率有±10%的波动,意在用于调控产量,应对供求变化。这是当水泥需求开始下降以后,实现水泥工业“软着陆”的临界边际条件。我们必须充分重视,从现在开始就要努力朝着这个目标积极调控。

8年以后,即2018年前后,回顾我国水泥产能、产量、消费量变化的轨迹,届时如果基本符合上述预期的话,就说明我国水泥行业的确足够理性、成熟和强大起来了,具有相当的调控与适应能力,技术含量和对环保的贡献不断提高,盈利也趋于合理水平。到那时,我国就将跻身世界水泥强国之列。这绝不是奢望,而是经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的。(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车载对讲机

7含量99

尼龙扎带

其他预制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