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回阀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止回阀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陈廷敬传秋到黄花晚节馨香-【新闻】

发布时间:2021-04-05 15:13:32 阅读: 来源:止回阀厂家

积德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

在人杰地灵的山西阳城,有一座古老恢弘、布局俨然、历史悠久的明末清初的建筑群——皇城相府。在这里,因的康熙皇帝御笔亲赐“午亭山村”而闻名于后世,而且因文化内涵深厚广博而震撼华夏。在这座宏伟巨宅中曾走出过九位进士,还有六位任职翰林院,而且这一家族中有诗文流传至今的就有二十五位之多。这个家族就是清代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陈氏家族。难怪陈家享有“积德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盛誉,被中国文化史上称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令后世赞叹不已。然而在这样多优秀的人物当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清代康熙年间官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的陈廷敬。

陈廷敬既是康熙皇帝的老师,又是当朝宰相,既是康熙的近臣,又是朝廷的重臣。陈廷敬20岁左右离开自己的家乡后,中进士、入翰林,一生升迁28次之多,并且参与国家军机政要达50余年之久,多年来成为康熙皇帝的股肱之臣,为清王朝的顺利发展,康熙盛世的逐步形成,尤其是对于康熙皇帝文治武功的全面施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辅佐作用,立下了显赫的功勋。可以这样说,陈廷敬和之间的密切的政治合作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影响着整个清王朝政治的发展走向。这位历任内阁学士、经筵讲官、翰林院掌院学士、左都御史、吏、户、礼、工部侍郎、尚书,累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根据史书记载他的一生从来未曾外任过,一直在中央各部院担任官职,前后大约有半个世纪之久。这在文字狱频繁的清王朝不可谓不是一个奇迹。

陈廷敬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同时还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理学家。可以说是一个通晓各方面知识的奇才。他不仅长期担任康熙皇帝的经筵讲官,同时还主持编纂了《康熙字典》、《佩文韵府》、《明史》、《大清一统志》等重要的文化典籍。他本人也著有《午亭文编》50卷和对我国传统理学有深刻独到研究的《困学绪言》,而且善于创作诗歌,通晓音律,被近现代史学界誉为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和诗人。这位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的辉煌研究成果,为我们后代人研究清代文化、历史、文学均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优秀范本。

自古英雄出少年

陈廷敬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5岁人私塾,9岁能赋诗,19岁中举人,20岁中进士,一生升迁28次。陈氏家族是山西当地的望族,家境一直比较殷实,而且对教育也一直都很重视,因而家族当中人才辈出。在他的祖籍山西皇城村陈氏家族中,大概从中叶至清代年间,其中九人考中进士,六人进入翰林院,而且有作品传世的诗人达25人之多,成为清代北方声名显赫的文化大家族。这一切也成为陈廷敬以后有此巨大成就的最深厚的文化底蕴。

陈廷敬为陈昌期的长子,字子端,号说岩,午亭,因为籍贯在泽州,故亦有以“泽州”相称的。他出生于明十一(公元1638)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从小受到极好的文化熏陶和严格而且传统的家庭教育,他的母亲口授毛诗及四书五经,可以说年幼的廷敬在母亲的熏陶下开始接触中国的传统文化,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他天生聪慧,而且读书过目不忘。6岁的时候进入私塾读书,而且更为惊人的是9岁的时候便能做诗,传说在这个时候他曾经创作过一首《牡丹诗》,是一首五言绝句,原诗是这样的:

牡丹后春开,梅花先春坼。

要使物皆春,须教春恨释。

这首诗大致的意思是说:就牡丹和梅花相比较,牡丹是开在春天之后,而梅花是开在春天之前。那牡丹为什么开在最后呢?大概她是要让百花齐放,万物皆春,以散尽它们在春天的所有仇怨吧。而其中“要使物皆春”这一诗句,使当时所有的人们非常惊诧。当时他的母亲十分惊讶地对其他人说他的孩子是想叫世间万物都。这种远大抱负和志向不是一般的人可比的,陈廷敬从小时候就显示非凡的气魄。当时许多的有识之士看出这个小孩子抱负不小,将来必定有一番大的作为,而且有可能会成为宰相辅佐当朝天子。陈廷敬儿时的私塾老师王先生任满之后在辞别陈昌期的时候,说陈廷敬是一个绝顶聪明而且是个非常奇特的孩子,不是一般的老师所能教的了的。极为有趣的是在清八年(公元1651年)的时候,当时年仅13岁的陈廷敬与他父亲陈昌期一起去潞安府考秀才,陈廷敬以童子第一的优秀成绩入州学。年龄已46岁的陈昌期的考试成绩却远远不如儿子。据说当时有一个莱芜人听说此事之后心里甚是不服气,他知道陈廷敬从小便会写诗,所以偏偏不考他写诗,而是考他《五经》义,没曾想到廷敬小小年纪思维如此敏捷,马上就给他一个很满意的答复。而且他在儿时读书过目不忘,最重要的是他总是有自己的非常独到的见解。在他青少年时代还发生了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在陈廷敬15岁的时候,在私塾读书,有一次放学回家过河,当时河流湍急,见一位少女在河边似乎着急过河,当时陈廷敬也没多想,起身便背她过河。在封建社会素来就有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偏见,所以当时有一个很是好事的学生就把这个事情报告给了老师。老师没有马上对此事做出处置,而是让他就此事做一首诗,如果令人满意的话就此作罢,否则重重惩罚。岂料他丝毫不惧,陈廷敬马上便挥笔写了一首诗,原文大致是这样的:

二八佳人意欲游,小生愿作过河舟。扬起粗手接细手,低下凤头倚龙头。一朵牡丹斜插背,半江风月满江流。轻轻放在平沙地,默默无语两两羞。

老师看罢,觉得既可笑又无奈,只好免了这顿打。从他儿时这件小事足可看出他非凡超人的智慧,也让我们从中看到一个与正史当中所记载的宫廷阁老所完全不同的形象,带有更多的民间演绎的诙谐成分。

入主南书房长伴在君侧

大约在顺治十五年,陈廷敬在二十岁时考中进士,初名敬,因为当时科馆选有同名者,所以顺治帝特地在他的名上加了“廷”字,这样用以相区别,后陈廷敬索性上奏改名为廷敬。在三十四岁的时候任康熙皇帝日讲起居官注,侍直内廷,兼记注与讲解经史于一身,除了将皇帝的一言一行记录在简册以外,更为重要的是还要和年轻的康熙皇帝切磋学问,交流思想。正因为如此,担任日讲起居注官在当时是极为令人羡慕的美差,因为这件事情不仅仅意味着是皇帝身边的近臣,更重要的是他意味着以后很可能会成为当朝统治者的肱股之臣,而且会为以后仕途的发展铺平广阔的道路。当时一些人正是利用这一特殊的职位,极力通过在和皇帝的朝夕相处当中,展露自己的才华,以此获得当朝天子的赏识,为日后飞黄腾达奠定坚实的基础,当然陈廷敬也不例外,而且确实他也算是一个幸运儿,一路平步青云,一直登上了权力的巅峰。可以这样说,如果任日讲起居注官使陈廷敬获得了接近康熙皇帝的机会,那么入主南书房就使他进一步获得了参与国家机密的权力。而这一切注定成为他一生当中最重要的转折点,在他三十六岁那年入主南书房使他成为康熙朝政治核心机构的一员。我们从表面上看,南书房翰林的主要职责主要是为皇帝讲解经史、按皇帝的要求编纂书籍、奉旨进行诗词唱和,其实实际上他还承担着协助皇帝进行决策,为朝廷起草机密圣谕等任务,可以说南书房是康熙皇帝为自己创设的一个机密决策核心机构。自此以后,陈廷敬的政治地位逐渐稳步上升,开始了他政治生涯的黄金期。在他三十九岁的时候任礼部尚书,四十八岁时任左都御使,五十岁任户部尚书,六十二岁出任吏部尚书,六十四岁奉旨掌管南书房的一切事务,这虽然只是一项非正式的,但却又十分重要的内廷职务,陈廷敬是继张英(张为康熙最为倚重的汉族大臣之一)之后掌管南书房事务的,标志着他政治影响力的巅峰时刻已经到来。六十五岁时陈廷敬出任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之后便成为名副其实的辅政大臣。他的一生仕途可以说是出奇的平坦,这在中国的封建王朝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陈廷敬一生当中基本没有什么大的政治风波,也算不上什么传奇人物。没有一般人在官场上常出现的宦海沉浮,从他整个的政治生涯来看,陈廷敬是一步一步,通过的努力和甘心效忠皇帝,凭借他谨小慎微的性格,逐渐获得最高统治者的信任和器重,进而逐步登上权力的高峰。

丈夫得时展壮略坐拥爵印挥旌旄

陈廷敬是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登上政治舞台的。清朝在中国的封建王朝历史上是继元代之后第二个由异族统治的朝代,这一切在汉族文人的心目当中投下了重重的阴影,以中原传统文化自居的文人对以武力征服天下的满族统治者颇为不满。而且清军在征服中原的过程当中采取了许多野蛮的行径,所以清朝初建立的顺治、康熙年间,明清易代的惨痛历史还是许多汉族读书人心目当中挥之不去的梦魇。

作为晚明遗民的文人士大夫们,当时还沉溺在一种国破家亡的悲愤之中。在那个特殊时期,当时笼罩全国的文人认为满清以落后的文化、野蛮的铁骑入主中原对中原文化而言是一种莫大的侮辱。作为代表思潮大概有两种:一种是极力以晚明遗民自居,坚决不和当朝统治者合作,这一类人以顾炎武为代表。顾炎武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兼文学家,以这一类人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开始回过头来深深的反思中国的传统文化,他们坚定地认为正是以往这些毫无用处的传统文化招致今天的亡国之痛。我们姑且不论他们的观点是否偏激,但是此时他们确实开始以一种经世致用的文化来代替中国的传统文化,试图以此来挽救在他们看来导致亡国的传统文化。而同时占据当时人们心里的另一种思想则是深深的幻灭感,这一类思想多多少少带一些悲观主义的宿命论色彩。而这一种思想和元代的文人有着惊人的一致之处,正如元末明初的文人罗贯中在他的代表作《演义》的开场白中说道:“是非成败转成空”。还有关汉卿在他的杂剧当中所吟唱的我是一粒蒸不烂煮不熟响当当的铜豌豆。或幻灭或激烈均可代表当时许多文人士大夫的典型的心态。

以上这些人大都参加反清斗争,当清王朝渐渐巩固了他们的政治基础之后,许多人在后来反清毫无任何希望之后,便开始执著于所谓的“华夷之辩”,拒绝与满清政府合作,“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则成为当时许多不愿和当朝统治者合作的文人的人生准则。这也许是他们在无奈之下所做的一种选择吧!所以出世便成为当时甚为流行的处世方式。而在那个时代,像陈廷敬的这种积极人世的态度是极其不凡的。

在前面我们提到的他在儿时所做的那首《牡丹诗》,其中有要使物皆春,须教春恨释“字句。他在如此小的年纪便有如此不平凡的见识,从这一件小事上我们也可以看出陈廷敬胸中伟大的抱负。当然我们并不能只通过这一点就说陈廷敬的心中没有”华夷之辩“,只是我认为陈廷敬胸怀着济苍生的伟大抱负,而且远远地超脱了这种”华夷之辩。以天下为己任,这才是一个文人所应拥有的伟大气魄和胸怀。

大概到了顺治末年,在南方还有不少反清势力的存在,而在北方,清政府的地位却大体已经稳定。况且在清初几位开明皇帝的治理下,经历长期战乱的社会渐渐步入了正轨,更为重要的人民过上了比较富足稳定的日子。并且统治者出于政权稳定的考虑,同时也考虑到满族原来文化的落后,毕竟他们是在马背上打天下。于是从顺治皇帝开始尽管有很多满族贵族的反对,他还是重用的一大批汉族的有识之士。到了康熙帝的时候,他更加开始注意到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且深深体会到只有用的正统文化才能更好地进行自己的统治。正是在这一系列政策的影响下,陈廷敬最终选择了与清政府的合作。其实我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他基本上没怎么经历过明清易代的动荡,是在清朝的统治基本稳定之后登上政治舞台的,所有这些并未在他心里投下太多的阴影。在1658年,陈廷敬参加科举考试之后金榜题名,考中进士,从此开始了他的仕宦生涯。他的一生当中没有经历过大的政治风波,他通过和康熙皇帝长达数十年的长期交往,奠定了他在清初政坛的极其特殊的地位。

从顺治年间开始,由于陈廷敬很早就已登上政坛,到康熙朝的时候正式步人统治者的核心机构。康熙八年,迁国子监私业。十一年,充当日讲起居注官。十五年的时候,擢内阁学士。在康熙十六年正月,改翰林院掌院学士,教习庶吉士。同年九月,在任翰林院学士时,曾和掌院学士喇沙里、侍讲学士张英受到康熙皇帝的赞赏,表扬他们“每日进讲,启迪朕心,甚有裨益。”史书记载:康熙曾特赐予他和喇沙里、张英三人貂皮各五十张,表里绸缎各二匹。十七年七月,陈廷敬和侍读学士叶方蔼入主南书房。同年十一月,其母病逝,康熙特赐祭奠的茶酒以示慰问。并且下旨给礼部,其内容大体是说:陈廷敬侍奉母亲勤劳孝顺,他的母亲被准予赐予学士品级的待遇。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康熙皇帝与陈廷敬之间不同一般的关系,以及他在康熙政治集团当中非同一般的地位和影响力。同时也可见康熙对他的宠信与厚爱。

大约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元月的时候,陈廷敬被调任为户部右侍郎,受命兼管朝廷的户部钱法。针对当时存在的问题,陈廷敬在八月的时候给康熙上疏道:自古所铸钱币,时轻时重,过不上多长时间就又要重新改铸。而如今百姓最为不方便的主要是钱价。在过去,一两白银可兑铜钱一千,今则仅兑九百。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私商熔化铜钱为铜,从中渔利,以此作为获取暴利的捷径。这样长此以往,钱币怎么能不日益减少呢?按照常理来讲,民间私自销毁钱币,治罪比较严厉,这一点是人人都知道的。然而,这种情况长久不能禁止的最主要的原因,就因为私商能从中获取暴利。粗略地计算一下,如果一两银子可买铜七斤,将一两银子兑成铜钱,则得一千,可将这一千铜钱熔化,就得铜八斤十二两,从中获一斤十二两差价。于是这些不法商人以此为盈利的捷径,使得市场上铜钱日趋减少。顺治十年时,每个铜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后又增为一钱四分,其目的原本是为了阻止私自铸铜,但结果又如何呢?私铸依旧时常发生。因此,陈廷敬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再增加钱币的重量,而应改重为轻。如果这样,那私铸之风就会不禁自绝。这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根本的途径。同时他还指出:由于近年来产铜的地方赋税过重,致使铜矿开采者寥寥无几。应当减少采铜的税收,让百姓也来开采。开采的人多了,铜的产量自然就会增加。随着铜开采量的增加,铜钱价值也自然会日趋稳定。陈廷敬这一建议送到朝廷之后,康熙皇帝很重视这个建议,之后很快就被朝廷采纳,并且马上付诸实行。陈廷敬初次在政治上显露出非凡的才华和远见卓识,同时我们也可看到康熙皇帝对他倚重和信任。同年九月,陈廷敬升任左都御史。当时清廷内不少官员贪污受贿,腐化之风十分严重。陈廷敬对此深切痛恨。于是他于二十四年正月向朝廷上疏道:清廉是做一个合格官员的关键。然而奢俭这两者,又是造成清廉的根由。要使官员清廉,就首先要使他们养成节俭的优良品质。在古时候,从衣冠、车马到服饰器用,办理婚丧大事,都要‘贱不得逾贵,小不得加大’。现在由于奢侈之风未除,以至贫穷的人办事节俭反而受到别人的讥笑,富有的人铺张浪费仍然不知满足,使得大家之间相互模仿,竞相奢侈,于是成为一种很坏的社会风气。于是,贪污以获得更多的钱财,永远都不知足;而贫穷的人以自己不如有钱人而可耻,所以触犯法律的事就跟着多起来,而且日趋严重。一开始是由于不知节俭,再后来便导致了不廉洁。社会上的人纷纷追求一种挥霍无度的生活,人心就犹如水之失堤防,后果会不堪设想。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好尚嗜欲之中于人心,犹水失堤防而莫知所止。并且建议皇帝应该下令制定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官员从衣冠、车马到服饰器用,以至于办理婚丧等大事,都应该斟酌考虑,力求适宜。制度既定那就没有人敢,这样节俭之风自然就可以渐渐形成了。康熙帝接到陈廷敬的上疏后,表示赞同,并且指出今后务必须返朴还淳,恪循法制,崇尚节俭之风气。陈廷敬正是在兢兢业业为清王朝的效力当中逐渐赢得了康熙的信任。

同年九月,当时由于农民赋役苛重,再加上水旱灾荒接连不断,人民生活十分困苦。陈廷敬及时向朝廷反映了一些地区遭灾后的真实情况,并且认为天灾是难免的,即使是在尧舜之世也在所难免的,但是关键是在于统治者是否能急民之所急,替天下的苍生的考虑。并且进一步提出豁免老百姓的钱粮税收等一些利民的措施。康熙在下令核实灾情之后,准予了陈廷敬提出的建议。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减轻人民负担的作用。从这一件小的事情可以看出他心系天下之百姓,胸怀天下之苍生的博大胸襟。

人事用人制度历来都是令统治者大伤脑筋的事情。官员的任用是否得当,可以说直接关系到清王朝未来的命运。出于维护清王朝的统治,陈廷敬又上疏给康熙说:“总督巡抚的职责在于考察和指导吏员,这样做才能使百姓长久的安定下来。说过:上教之不行,罪不在民也。要使百姓不触犯条令,不如先行上之教。而行上之教,就要首先是检查总督巡抚。如果这样,巡抚可能会说问题在于那些吏员。如果吏员清廉能干,不加派火耗(以前税收的钱要化为官银,有一定规格,如:50两一锭。将收来的税银,重铸为官银,中间有一定的损耗,这个损耗就是火耗。)税收,他们就不会贪赃受贿,也不会到处搜刮百姓,百姓也就不致于因为触犯刑法而痛苦。倘若官吏没有这样的能力,这就可以说是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当然,也并不能说完全是官吏的罪过。如果上司清廉,那吏员自然不敢贪赃犯法,上司如果贪赃枉法,即使下级的吏员也想廉洁,然而却是不太容易办到的事情。凡是官吏加派火耗,贪赃受贿,到处搜刮百姓,他每天就会忙碌于察言观色,时时逢迎上司,又哪里会有工夫去行使自己的职责呢?百姓看到吏员的所作所为,心里就会这样想:这样的人还能教导我吗?如果官吏对百姓管教而百姓不听,接着他们就会对百姓动用刑法。群吏如果这样做,也是总督巡抚导致他们这样做的。所以,当今用人制度的关键是总督巡抚要人选合格。只要他们不为利欲所引诱,自己行得正,这样才能管好下级的吏员,吏员也不必整日想着如何曲意逢迎、巴结上司,就会有更多的精力为民办实事。百姓就能够更好地休养生息。”同时他还建议,应给督抚下一旨意,凡是保荐州府县官,必须考察他们有没有不法行为。对违犯者严加惩处,这样就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对于巡抚总督的考察,则要看他是否廉洁奉公,这样才能为群吏做出一个好的榜样。陈廷敬的奏折被朝廷采纳了,并且根据他所提供的建议,朝廷规定了若干条文,并且颁布实施。偏偏有人以身试法,当时的云南巡抚王继文以军饷为名,动用大批的库银并私自贪污。陈廷敬以其溺职不忠,上疏弹劾。陈廷敬在任职期间,一直兢兢业业,为清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风霜历后含苞实只有丹心老不迷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他任工部尚书,同学士徐乾学奏进《鉴古辑览》。当时康熙认为这本辑览具有很高的参阅价值,并且具有极大的劝诫作用,有利于世道人心,所以决定把它留下来通读。在他任工部尚书时期内,还同时纂辑《三朝圣训》、《政治典训》、《方略》、《一统志》、《明史》等,同时陈廷敬还充任总裁官。我们姑且不必去考虑康熙让大批的有识之士来编撰大型工具书的目的是否是为了让他们远离政治,但是这一举措确实是为后世留下了一批宝贵的文化遗产,并且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献,为我们以后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要说这功劳应该首推陈廷敬吧!

他曾经以总裁官的身份领导编修了《康熙字典》、《佩文韵府》等大型工具书。而且当他接旨的时候已经有七十一岁的高龄了。三百年来,《康熙字典》一直享有崇高的学术地位,今天仍然是我们在学习当中常用的工具书之一。《康熙字典》在我国的学术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第一部用“字典”命名的字书,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部官修字典,全书共42卷,字数达47035个,比明代的《字汇》多13000多字,是中国当时收字最多的工具书。《康熙字典》是一部鸿篇巨制,它对中国古代汉文字的研究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中国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也有一个大体的介绍,在民间流传甚广,影响颇大。这部字典取材相当广泛,文化内涵也相当深厚,具有辞典的作用,它可以查找到清康熙以前所有字书所没有收录的字,成为一部经典传世之作。可以说是当时工具书之最。而陈廷敬在其中所付出的艰辛劳动是我们常人难以想像的,在这本工具书当中凝聚了他晚年所有的心血。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康熙皇帝下诏,命令张玉书、陈廷敬领导文人编纂一部大型字典。殊不料这项伟大的工程刚刚起步,在第二年的时候张玉书病逝,陈廷敬独任总裁官,这一艰巨的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在年事已高的陈廷敬的肩上。他为这部大字典组织了三十多人的编辑班子,而且陈廷敬的儿子陈壮履也在其中。父子同时留自己的名字在同一本书,这件事一时被传为美谈。在具体的编纂过程中,陈廷敬不顾自己年事已高,日以继夜,,据一些传记记载说当康熙皇帝曾巡视书局的时候,看到白发苍苍的陈廷敬伏案躬耕,一丝不苟的情景,康熙当时颇为感动,动情之余当即泼墨挥毫,奋笔疾书,为陈廷敬写下了“午亭山村”的匾额和“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的楹联,对陈廷敬的一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这副楹联和匾额至今还挂在山西陈廷敬老家的皇城相府内。据说当时康熙在书写这副对联的时候还动情地说:“朕特书此匾与卿,自此不再与人写字矣”。由此可见陈廷敬在这部大型工具书当中所付出的艰辛劳动。更为惋惜的是,就在字典初具规模的时候,陈廷敬于公元1712年4月病逝于任上,不能不令人感到痛心。虽然他未能看到《康熙字典》的最后成书,也未能参与成书时康熙皇帝举办的大型庆典,但他的精神与贡献却永远地留在了《康熙字典》中,也永远地镌刻在中国的文化史当中。经过大约六年的艰辛努力,这部大型工具书终于问世,康熙对这部工具书冠以“善兼具美”的极高评价,同时以自己的年号为这部工具书命名《康熙字典》。于是,《康熙字典》就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字书。这一切应该是对九泉之下的陈廷敬最好的安慰吧!

饮露花中如美酒谈诗泉上似高贤

陈廷敬一生的著述颇为丰富,在史书的记载当中,他一直是以一个出色的政治家的形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其实陈廷敬除了具备出色的政治才能之外,他对文学具有深厚的造诣。这跟他从小受到的严格教育是分不开的。尤其在晚年的时候他把很大一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文学创作方面。

其主要的文学作品有《午亭文编》、《尊文阁集》、《河上集》、《杜律诗》、《老姥掌游记》、《三礼指要》、《说岩诗集》等。后人把他的诗歌风格概括为“清雅醇厚”,并且得到了康熙皇帝以及后人的极大称赞。

他的《午亭文编》是诗文作品中的上品,受到了时人以及后人高度的评价,文学史为称燕许手笔,毫不夸张地说应该是居于当时权威地位的文学家和诗人之一。另外陈廷敬还著有《困学绪言》,这是一本对我国传统理学研究进一步深化的结晶。在其中他对我国传统理学发表了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所以他还是一位卓有建树的理学家;他同时还是一位功底深厚的书法家,因为按照明清的规定入翰林院的进士一定得书法拔尖,今天我们还留有他的一幅书联“饮露花中如美酒,谈诗泉上似高贤”,在书法界被后人称为神品。尤其令人惊异的地方是陈廷敬竟然还通晓音律,能作乐谱曲,这在古代的封建官僚当中实属罕见。他的文学作品集中了诸家之长于一身,官居高位而且多才多艺。在《午亭文编》中,共收集有陈廷敬的2172首诗歌,并且各种题材和风格兼而有之。大体来讲,有抒发远大政治抱负的抒情言志诗,有扈从诗,有田同诗等。其中他有一首七言绝句《沁水》,可视为其抒情言志诗的代表作:泾渭由来特地明,风回毂转石波生。故知一道清流水,流出黄河彻底清。

诗歌当中所提到的沁水是陈廷敬家乡门前的一条河流,陈廷敬望沁水有感而发,在这首诗歌当中他既道出了自己远大的抱负,又道出了自己高洁的人格。在陈廷敬的诗歌创作中体裁多五七言律诗,颇有些老杜遗风,而其中尤以五律的成就为高。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晋国》:

晋国强天下,秦兵限域中。

兵车千乘合,血气万方同。

紫塞连天险,黄河划地雄。

虎狼休纵逸,父老愿从戎。

这首诗无论从诗歌格律、语词凝练、诗作气魄上来看,可以说深得老杜诗歌创作的精髓,这首诗歌堪称陈廷敬诗歌当中的扛鼎之作。从总体来看,陈廷敬的诗歌风格是平淡,但从中流露出一种雄浑朴厚的恢弘气度。他的诗集尽管在文学史上未被人们太多地提及,但平心而论还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的,同时对我们了解清代初期文人的矛盾心态还是很有帮助的。

其实在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的心目当中,“学而优则仕”是他们人生的首选。儒家“兼济天下”的传统思想始终占据他们内心当中很重要的位置。当他们仕途失意之时需要通过文学作品来排解人生的苦闷和无奈。先秦的也好、的陶渊明和鲍照也好,诗歌创作也是他们在无奈之下所做的一种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吧!我们细细品味陈廷敬的诗歌创作,可以这样说写诗对于他来说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存状态,他只是想通过诗来自我调适,自我激励,自我鞭策,从而使自己的心灵暂时得到宁静。通过简单地介绍陈廷敬诗歌创作,从中也可探寻他在不同的时期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情感,从而展现出一个真实的陈廷敬。

在理学上陈廷敬更有独到的见解。他主张躬行,也就是说重视亲自实践的作用。他认为“与其言而不行,宁行而不言”。在当时这是对清初一些“好辩”而不注重实践者的批判。在理学上,他还有一些与众不同的认识:首先他认为一个人首先应该在精神上是独立的,如果被功名利禄所役使,这样等于被别人所奴役,为物质所奴役,必然会丧失独立的人格,最终失去做人的最起码的意义。这一观点在我们现代人看来也具有巨大的启示作用,而且具有很大的超前性。西方文论当中所提出的“异化”理论和此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却比陈廷敬的理论晚了二百多年。其次他认为人生之乐,莫过于知义理之乐,洞察人生的终极意义,实现了人格的尊严,这才是真正的快乐。这也是不同年代不同国界的学者一直在探讨的问题。最后他认为在学术上对于不同的观点应该采取一种宽容态度。这样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他的理学思想,还体现在“主敬”方面。他针对当时社会上的一些人“酒色财气不碍菩萨路”,把个人道德、社会道德的底线都冲破了。他提出要以内心的恭敬和善良来构筑个人的道德防线。对于提高社会教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行世如行舟阁老不倒翁

1660年,陈廷敬在北京的第二年,可以说是少年得志,,仕途亨通,正当他认为自己生逢盛世时,京城发生了清代第一起文字狱,接着顺治皇帝开始大兴科场案,全国受牵连的读书人达万余人。读书人人在具体的编纂过程中,陈廷敬不顾自己年事已高,日以继夜,呕心沥血人自危,巨大的恐怖压抑着陈廷敬的心,他开始收敛了自己的锋芒,为官做事,为其以后的仕途生涯定下了基调。

陈廷敬一生为官小心谨慎,50多年来善始善终,做到同僚信服,皇帝器重,树立起崇高的威望,生前死后受到朝野一致的好评,这在我国古代宰辅大臣中实属罕见。这也是中国儒家中庸思想在他身上的集中体现。

在陈廷敬担任吏部尚书时,他曾严厉告诫家人,有行为不端的人,有送礼贿赂谋求私利的人,一律不许放入。陈廷敬在朝中与同僚相处融洽,曾有人这样评价他“性尚含容,不立异无与人门户意气之争,故能为人所容。”从中也可看到陈廷敬的为官之道。从下面的一些小事当中可体会他在平日里是如何小心翼翼的。

在康熙元年,陈廷敬借故母亲病重请假回家,而他在家里一呆就是整整3年,恰恰在那时,康熙与鳌拜之间的权力争夺十分激烈,当时许多大臣无端卷入其中,自古以来文人陷人统治者之间的权力之争时一般不会有好的结局,魏晋的陆机、元末明初的高启,都唱出了一曲凄凉的人生悲歌。陈廷敬的这一举动无疑是一种很高明的回避。

封建王朝到了康熙统治的时代,已经进入了盛世。但此时皇权比明代更加集中,我们前面已经提到的,清朝是中国文化史上文字狱最多的时代。朝中的大学士其实只不过是皇帝身边的摆设,需要他们在合适的时机歌功颂德,但给予他们的实权却很有限,即使这样康熙仍害怕大权旁落,为了防止朝中的重臣结成足可和皇权相抗衡的势力,所以他常常要对重臣们进行清洗。终康熙一朝,能善始又能善终的大臣寥寥无几,如显赫一时的索额图、明珠,在他们得意时权倾朝野,荣华盖世;而失意后立足无地。还有具有传奇经历的李光地,最终也没有一个很好的结局。在如此险恶的宦海风云当中,陈廷敬历尽政治的惊涛骇浪却安然无恙,还能全身而退,我们不能不说他为人为官的高明。

多少繁华梦消沉向此中

在上面我们已经提到陈廷敬的一生当中仕途可以说是相当的平坦,但在1687年,陈廷敬的儿女亲家湖广巡抚张因为贪污行为而使他受到诬陷,康熙给了他免官的处罚。之后,他借口以父亲年事已高,盼望相守作为理由,要求解任回乡。清廷同意了陈廷敬的请求,免却了他在朝中的职务,但却让他继续担任修书总裁官。1690年,陈廷敬,到1711年,他奉命总理阁务,而此时他达到了一生权力的最高峰。可这一次的变故却使他饱尝了世态的炎凉、仕途的险恶。在那一段时期,他对自己一定进行了不少反思,之后,他的为官更加谨慎小心,他在正史上的形象也就由此定格。1694年,陈廷敬父亲去世,他回家守孝,这是他生平最后一次寄情于家乡的秀丽风光当中了。这场风波给他的思想上带来很大的冲击,而同时带来的另一个影响就是陈廷敬诗风的变化。“不愁风雨多,流花满溪谷。”“多少繁华梦,消沉向此中。”这是陈廷敬晚年的田园诗,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心态的巨大变化。在1703年左右,陈廷敬开始不断向皇帝提出退休的要求,在他的生命中,经历了传统知识分子所必然走的心路历程。当他们意气风发之时,想要建立一番轰轰烈烈的伟业;而在仕途失意时又渴望归隐田园,寻求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于是中国文人在出世与人世的矛盾之间苦苦徘徊,出世是基于一种对自由的神往,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所以才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往一种人格的独立;才会发出“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的吟唱;而人世基于一种对建功立业的追求,文人或出塞或隐居,均是为了等一个明主的召唤,建一番功名事。陈廷敬的早年曾意气风发,而如今经历过这一场宦海的风波,他也该急流勇退了。

康熙朝为官不易,清朝的文化专制,频繁的权位之争,使大臣变得十分压抑和谨慎,陈廷敬也只有在故乡的山水当中,才能忘却尘世的烦恼,摆脱官场羁绊,疲倦的心灵才能得到舒缓。告老还乡的陈廷敬俨然是另一副模样,在故乡的田园生活当中他与田叟牧童嬉戏,怡然自乐。另外有一则传说,说陈廷敬在京城做官的时候,他的母亲很是思念离家在外的儿子,所以特别想去京城看望儿子,陈廷敬一方面觉得母亲年事已高,另外为取悦母亲,在故里建造了一座“小北京城”取名为“皇城相府”。朝中自然不乏嫉妒他的人,所以这些人趁此参了他一本,诬告他想要谋反。康熙听说此事之后半信半疑,但还是派人调查此事,陈廷敬听说后忙派人连夜回家把墙涂抹成黄色,于是原来的金碧辉煌已改成黄色,陈廷敬因此而免于灾难。在皇城相府的“点翰堂”里,两边分别是“龙飞凤舞”和“博文约礼”。据说这些都是康熙皇帝御赐的。“博文约礼”,这句话是取之于孔子的一段话: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大概的意思是说,品德高尚的人,能广泛的学习文化知识,并能用礼节来约束自己的行为。陈廷敬是康熙的老师,康熙的这四个字当然是对陈廷敬“堪为帝师”的充分肯定,据说当年陈廷敬曾为皇帝的肯定感动得五体投地呢!

而我们则通过陈廷敬的家书,可以体会他在晚年的典型心态:

十亩之宅,五亩之园。

有水一池,有竹千竿。

勿谓土狭,勿谓地偏。

足以容膝,足以息肩。

有堂有庭,有桥有船。

有诗有酒,有歌有弦。

有叟在中,风神飘然。

安分止足,外无求焉。

如鸟择木,姑务巢安。

如鱼在沼,不知海宽。

云鹤怪石,紫菱白莲。

时饮一杯,或吟一篇。

妻孥熙熙,鸡犬闲闲。

优哉游哉,终老其间。

据史书记载这封家书的写作背景是:陈廷敬的弟弟陈廷愫当时在河北武安县任知县,深得民心,有“陈青天”之美誉。等任期届满后,陈廷愫写信给在京做官的大哥陈廷敬,本想自家哥哥在京城做大官,于是让他为自己在京城另谋一官职。当时任文渊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的陈廷敬便写了这封家书,劝弟弟要知足常乐,不要跑官,还是应该返回老家管理好土地田产,照看好年迈的父母,沉浸于田园风光,以诗书为伴,这也是人生极大的享受。陈廷愫听从了哥哥的劝告于是返回故里,赡养父母,以终天年。这也许是陈廷敬在经历官场沉浮之后最大的心得体会和他提前给自己所做的晚年规划吧!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三月,陈廷敬病危,康熙皇帝遣太医前往诊视。四月病卒,终年七十三岁,据说当时康熙皇帝十分痛心,并亲笔写了挽诗,赐祭葬典礼,十分隆重。康熙帝命三子允祉率臣侍卫奠酒,给银千两治丧,令各部院满汉大臣前往吊祭,并派人护丧归里,十月至中道庄。御制挽诗云:“世传诗赋重”,又云“国典玉横平”,赐祭葬如典礼,加祭一次,谥号文贞,葬于“紫云阡”。最后我们以康熙给陈廷敬所做的一首悼诗作为我们对他的总结:

世传诗赋重,名在独遗荣。

去岁伤元辅,连年痛大羹。

朝思蔡衷励,国典玉平衡。

儒雅空皆叹,长嗟光润生。

陈廷敬和康熙之间,除了君臣之谊,还有一些亲情的成分杂糅在其中,毕竟他陪伴着当朝的天子从孩提时代走向了权力的顶峰,多年的情感积攒下来必定会滋生出父子一样的亲情,可能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在古代文人的心目当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吧!以上内容由历史新知网整理发布(www.lishixinzhi.com)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妖怪百姬无限宝石

真·战三国破解

神无月手游官网首发版

英雄记